雖說「天下無不散的筵席」老生常談,然而當面對別離的時候,球迷還是難免感嘆、感傷並且難以接受,如同「創傷癥候群」,需要時間才能平復、療傷。明知道球員告別球場,不代表他就會離開我們的生命,他們有他們的下一章待開啟,也或許會是更精采的「第二春」,該為他們感到開心。但是不可否認的是,
信用球版
卸下了球員身分,即便日後再出現在球隊場合、球場上,那種「感覺」都不再一樣了。畢竟運動從來都不只是運動,它還承載了情感、信念等寄託,因而回憶雋永、真摯動人。2018球季,有太多太多經典名將道別,名單長長列一串,
博樂棋牌
列著列著就百感交集:「啊!這些球員的全盛期不是彷彿才是昨天的事而已嗎?」,好像那些揮棒和投球身影美好如往昔,不將、也永不會消逝。Joe MauerAdrian BeltreChase UtleyDavid WrightMike NapoliKris MedlenAndre EthierVictor MartinezJayson WerthMiguel MonteroBrad ZieglerRyan HowardJohan Santana
Joe Mauer城牆是雙城球迷,這眾所周知,如果要問我支持雙城最棒或最幸福的事是什麼?我會回答:「有貓兒,而且他一直都在。」引領我認識雙城、喜歡雙城的是神之左手「山大王」Johan Santana,但他和Hunter、Morneau、Nathan等人都轉隊過,儘管最終的「歸宿」和現職都還在雙城,也難免有那麼一點「不完美」的成分在。但Mauer不一樣:生涯雙城。這位「隊史第一位狀元」打從高中時期就備受矚目,上大聯盟之後也大放異彩,攻守兼備、形象滿分,入選過6次明星賽、擁有5座銀棒獎、3度金手套、3次打擊王、1次美聯MVP等光輝印記。縱使後來因為腦震盪影響,從捕手移防一壘,但雙城球迷仍是將他捧在手掌心呵護,反正能看到他健康出賽上演「雙城記」,比什麼都重要。明州出身的他,對於明尼蘇達而言,不僅僅是一個棒球選手而已,更是一種典範與信仰。尤其那段他在本壘板後方蹲捕的歲月無比美好,半夜想起來都會笑。
2006年成為史上第一位以捕手身分拿下打擊王的球員,2010年季前簽的延長合約(8年1億8400萬美金)創下捕手最大合約紀錄,在這「捕手是消耗品」的時代,亦可以說是後無來者。殘忍的是,明年的雙城陣容,不再有Mauer了。那是一種,無可名狀的空虛、空洞。也許等到2019雙城正式的開幕戰名單出爐後,望著名單又會再感到一次「衝擊」吧?已經養成習慣的習慣要如何戒掉?(Mauer有14個球季名列開幕戰名單,隊史第一)總計十五年的雙城生涯,Mauer為家鄉貢獻了2123安、143轟和.306/.388/.439 三圍,許多數據都在隊史名列前茅。
2018年的最後一個月,雙城球團正式宣布將退休他的7號球衣,也正好是隊史第七位以「雙城、球員」身分退休的號碼,是最高榮耀、意義非凡。關於Mauer是否「進得去」名人堂的討論(要說「值得」絕對值得,所以討論的是「進不進得去」),日後有機會再撰文,這邊就不贅述。Mauer的退休,
QT電子娛樂城
即便拋開「雙城球迷」這個很主觀很洋蔥的前提,都一樣是2018的年度大事之一。David Wright有道是:「好漢最怕病來磨」,對於球員來說,最怕的就是「傷痛」了,「美國隊長」Wright生涯初期就累積了可觀的數據,2005-2010的六個球季有五季的打點破百,象徵屬於大都會那個充滿競爭力的年代。可惜傷痛襲擊,背部、肩膀、脖子都有狀況,讓他的生涯發展急轉直下,2015年出賽零星38場、2016年37場、2017年更只在高階1A打了3場比賽、共計10打數1安打。
長江後浪推前浪,當大多數大聯盟球迷都隨著時間遺忘Wright的時候,大都會球迷沒有忘,畢竟一直把這個名字放在心上,盼望哪天能再看到他重返球場。儘管有在關注他的傷勢情況的人都明白:「也許他真的重返球場的時候,也就是說再見的時候了。」在長期有這樣的心理準備下,Wright現身皇后區花旗球場(Citi Field)時,還是不少球迷都紅了眼眶,Wright自己也是淚灑球場,難忘的一晚。
如果不是傷痛,Wright維持早期的表現,在三壘手中數一數二,大有機會進入名人堂。然而就是這般「可惜沒如果」的缺憾,讓Wright的生涯更帶有壯烈的嘆息,也許在另一個平行世界,健健康康的Wright會是宰制聯盟的MVP巨星。
如表格所示,打數等數據幾乎都排隊史第一,WAR僅次於名人堂投手Tom Seaver、全壘打僅次於Darryl Strawberry的252轟(若再給Wright一個健康球季就能輕鬆超越)。打過24場季後賽(最後一次也就是2015世界大賽輸給皇家,他最後一個完整球季),與Edgardo Alfonzo、Robin Ventura並列隊史第一、季後賽13分打點排名第三。
生涯貢獻8支再見安打、隊史第一;生涯前五個球季就灌進489分打點,隊史第一人,在1920年打點正式成為數據後,「前五季489分打點」也排名所有的三壘手第五,由此更能瞭解Wright初綻光芒時有多麼耀眼。Wright生涯OPS+為133,在所有超過5000打席的三壘手中,排名史上第五,前四名是Mike Schmidt、Eddie Mathews、Chipper Jones及George Brett。「攻守兼備、英姿煥發」,
雷火體育
是Wright給人的印象,如同Derek Jeter之於洋基,他也是紐約的另一支球隊的另一個「看板球星」,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徵性意義。Wright和Mauer從2013年經典賽一起為美國隊效力後,就建立了密切聯絡的好友關係,他們的生涯的開始(debut)和結束,
戰神賽特
正好都是2004和2018,有始有終,這點或許很少人注意到,但我真心覺得這是件佳話。Adrian Beltre寫完了中部的Mauer、東岸的Wright,接下來是西區的Beltre。除了2010年的紅襪隊時期,Beltre生涯21季有20年待在西區。和Wright同樣守三壘的「吹哥」Beltre是最無爭議、鐵定進名人堂的球員。擁有3166安、477轟、1707打點和.286/.339/.480三圍,OPS+ 116。4次明星賽、4座銀棒獎、5度金手套。在退休年都還能以39歲之齡敲15轟、繳出.273/.328/.434的表現,OPS+ 98。
和Mauer、Wright相比,看似完美許多的生涯成就,還是有些不夠完美的地方。例如有些球迷一直以為他能拚3000出賽(差67場)、500轟(差23HR)以及「指上猶虛」(最接近是2011年世界大賽與紅雀殺到第七戰,差一顆好球…)。
但無論如何,Beltre是史上最偉大的三壘手之一(以生涯WAR排序,Beltre在三壘手僅次於Mike Schmidt和Eddie Mathews,名列第三,第四和第五分別是Wade Boggs、George Brett兩位耳熟能詳的「大咖」)。
十分「享受」棒球的Beltre待人親切、在隊友之間也有好人緣(基友情),製造過許多經典逗趣畫面、為球迷帶來歡笑與特殊的回憶。
Chase Utley相較前三位,這位討論度較低,但Utley也是近代的強打二壘手之一,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擁有Mauer、Wright、Beltre沒有的─「冠軍戒指」。「哈特力」Utley是2000年選秀第一輪(第15順位)加入費城人,2003年上大聯盟,有6次明星賽和4次銀棒獎,生涯累積1937場出賽、1885安、259轟、154盜、1025打點,.275/.358/.465,OPS+ 117。2006年的NLDS G3至2009年的WS G2,締造連續26場季後賽上壘紀錄,至今還沒被改寫。2008年率領費城人擊敗光芒,拿下世界大賽冠軍。與Jimmy Rollins、Ryan Howard的組合是十年前費城人球迷的珍貴回憶。
隨著年紀老化而身手走下坡,2015年起逐年的OPS+都在100以下,39歲的他季中宣布今年打完就會退休,巧的是,他的大聯盟生涯結束於洛杉磯道奇,正好是1997年選秀(第二輪)選到他的球隊。值得一提Utley生涯累積204顆觸身球(2007-2009達成「萬磁王」三連霸),高居史上第八。
Mauer、Wright、Beltre、Utley,在影音媒體和網路發達的背景下,有著滿滿的影像可供球迷反覆回味。但…也就只是回味而已了,經典難再有,但求永駐心頭。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職業運動賽場上,來來去去,已是必然,只得說服自己看淡。
特別加映:鈴木一朗隨著四位球星的「回顧」感傷完了後,來看看一個比較振奮人心(?)的「老驥伏櫪」吧。重返旅美起點的鈴木一朗,44歲球季在47打數、44打席中敲出9支安打,打擊率.205,在對天使的系列戰前「暫時」轉戰幕後,
真人百家樂
但仍持續備戰,準備迎接明年的海外東京開幕戰,且讓我們拭目以待「2019傳奇再起」。 延伸閱讀:《2018 MLB十大事件》 珍重再見!各路英雄對Mauer的退休祝福偉大里程碑城員同賀Mauer達成2000安寫下的不只是數字Mauer「千分」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