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容易想像為什麼有打過棒球的人對數據會嗤之以鼻。從球場到數據之間的距離相當微妙,我不知道實際比例如何,不過就我所知,會在網路上和人筆戰的球員似乎不怎麼相信數據,感覺起來就是球場上的口耳相傳似乎帶著某種魔力,是那些一輩子沒碰過球和手套的人不可能理解的神秘,是數據派永遠無法入侵的聖域。不過隨著時代進步,很多事情我們都得問上一句:「果真如此?」當高速攝影機等現代器材投入球場,各種神秘技巧逐漸被破解或是被證實存在,而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些神秘技巧的其中一項:偷好球。偷好球到底有沒有用,甚至更激進一點的問,偷好球到底存不存在? 捕手這個位置要學的真的很多 CPBLTV截圖 即使已經邁入2010年代的最後一年,臺灣網路的棒球論壇,尤其是以「技術導向」的論壇仍然對好球怎麼偷有所議論,如同之前所說的,混戰的兩派一邊會信誓旦旦地說偷好球是有用的,還會詳述手套要怎麼動才容易偷得到好球,另一派則是覺得這根本沒用,痛批某些捕手「手套不要老是亂拖好嗎?」到底有用,還是沒有用?在大洋的另一端,身為棒球大國的美國似乎可以提供問題真正的答案。重視數據的美國棒壇未曾因為防守似乎影響不大而輕忽防守技巧,評斷捕手防守並非單純看阻殺,他們還會列入擋球(blocking)、配球(calling the game)以及偷好球(pitch framing)等能力。既然球探報告上評斷捕手能力的時候也會去提偷好球,斬釘截鐵地說「偷好球並不存在」似乎太過武斷,可是反過來說,要怎麼去證明這個技巧存在呢?答案很簡單:看數據。對,我知道一定會有人想「又來了,數據到底能證明什麼?」由於一部份數據需要經過公式處理,使得一些球迷容易對數據心生抗拒,覺得「都是算出來的,難道棒球是用計算機打的嗎?」在這裡我想說明一下,棒球場上所有的原始數據都是球員的表現,
5298線上娛樂城
比如說一顆好球,就是投手投出了一顆好球;一支安打,就是打者打出了一支安打。需要透過公式計算的數據,除開一些算法真的很複雜的進階數據,大部分的數據都是在描述一個事實。比如說,打擊率是「過去這位球員在幾個打數裡出現了幾支安打」,防禦率是「如果這位投手主投九局理論上會掉幾分」。有了客觀的數據,我們才能比較好壞,
17娛樂城
比如說打擊率.250的打者是在過去平均每四個打數出現一支安打,.333的打者是平均每三個打數一支安打,這樣我們就可以說在打安打的能力方面,.333的打者比較優秀,而不是「我感覺A打得比較好,B打得比較不好」。回到主題,
雷神之錘
要研究一種棒球能力是否真的存在,最簡單的答案就是是否能在球場上表現出來,而所謂「表現出來」其要點有二:一、該數據必須有關連性;二、該數據必須有連貫性。有關連性應該不難理解,總不會說用球員的盜壘數來研究球員的球棒控制力,而連貫性則可以用一個有名的例子:得點圈打擊率(RISPBA)來說明。大部分球迷都相信得點圈打擊率可以反應打者是否為關鍵打者,不只某些遊戲利用得點圈打擊率做能力,相信大家也常常聽到主播說「某球員本季得點圈打擊率幾成」……問題是經過分析之後,賽伯計量學家發現,就結論而言,得點圈打擊率似乎不是一種能力。如果得點圈打擊率是一種能力,從長期數據的走勢應該可以看出選手的成長與衰退,可是研究卻顯示RISPBA會不停跳動,代表RISPBA其實跟能力無關,或許跟運氣比較有關。當然如此結論引起一陣軒然大波,正反論點支持者在各地戰成一片,而賽伯計量學家卻悄悄地從RISPBA離開,跑去做Leverage Index了。先把Leverage Index擺在一邊,總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認定這是一種能力或只是單純的現象,重點還是數據反應的長期趨勢是否能維持住。同樣地,如果偷好球是一種能力就必定能長期反應在數據上,以往對於好球帶沒辦法詳細研究,是因為技術跟不上,畢竟單憑幾臺固定角度的攝影機實在很難判斷好球帶。然而在大聯盟於2006季後賽年引進球路追蹤系統PITCHf/x之後,針對球路變化與好球帶的研究一下暴增,其中當然包含針對「偷好球」的研究。能有機會對捕手能力的長期論戰劃下一個句點,這對賽伯計量學家來說根本不可能放過。於是乎2008年就有專家提出自己用PITCHf/x的資料對偷好球進行分析的結果,並認為表現最好和表現最差的捕手在120場比賽裡,光是靠偷好球就能影響到250分,或是25勝的差距!25勝,嚇死人。連作者自己都說「他實在不敢相信這個結論」,不過想想2006年季後賽正式才引進PITCHf/x系統,2008年三月做出來的研究僅有一年資料,要當成結論似乎不怎麼可靠。於是2011年、2014年棒球專家持續針對偷好球進行研究,
大發捕魚
2011年引用三年資料、2014年引用六年資料。2011年的研究僅考慮捕手,在觀察最好與最差的捕手七位影響資料之後,其研究發現:接球以後安定不動的捕手比接球以後手套拖行的捕手要容易偷到好球。這個結論其實很神妙。一方面數據研究證明偷好球確實存在,可是另一方面卻說明接球以後拖手套反而對此有害。如果回顧文章開頭,可以說事實各打了開頭所述的兩造五十大板:好球可以偷,但不是用移手套偷。有一派說法是:手套的擺動會讓主審感覺球路位移過大,而手臂甚至身體的晃動,則可能讓主審形成「這球跑很遠」的錯覺,以致於動作越安定的捕手,越容易能把好球精確接成好球,全身都是戲的捕手反而可能把好球接成壞球。 據說這位偷好球的能力就很不錯 CPBLTV截圖 再之後,
電子老虎機
2014年的研究更加深入,針對球種、投手、裁判等做出種種校正,最終告訴我們在六年內Brian McCann是MLB最會偷好球的捕手,六年裡總共「偷」下127分,最差的Ryan Doumit則損失124分,兩者差距251分,大概是25勝。六年25勝,一年大概是四勝,比起2008年的研究來說影響大幅降低,不過這個數字似乎比較貼近常識。而且這份研究不止於此,還進一步把偷好球和擋球一起合計換算成WARP(Wins Above Replacement Player,一種評估球員的進階數據,翻譯成「基本勝場貢獻指數」,意思是能比從3A拉上來的替補球員多貢獻幾勝),將之放上Baseball Prospectus的球員頁面。偷好球對球隊有何影響終於得到數據驗證,並且轉換成可供參考的數字,不再是虛無飄渺的「我感覺有差」。而在以上不同時間做成的研究中,Jose Molina一直是偷好球的領先群,這代表偷好球是一項「能力」,而且是捕手本身持有的能力--因為Jose Molina從08年到14年總共待過三個球隊,其自身成績的結果可以說已經排除投手影響。至此簡直是賽伯計量學的大勝利:終於又將一種守備能力數據化,於是故事落幕……了嗎?2016年,FanGraphs出現一篇文章提到「偷好球」在2014-2015年的散佈凌亂,以往明顯的趨勢突然消失,當然好的捕手還是很好,只是偷到的分數大量下降。文章作者本人對此的解釋是:由於偷好球這個數據不再是少數球隊的私藏,而是屢次在公開討論中被提到,以至於那些表現頂尖的捕手成為裁判注意的焦點,所以他們就比較難偷好球。也或許是裁判的好球帶比較趨向一致,所以好球就沒這麼好偷了,當每個人都很好,相對好的就沒這麼突出。不管是哪個結論,這都是很有趣--或很慘的現象:數據驗證一個技巧的存在,又或許因此導致這個技巧可能面臨消失。所以,至少在美國大聯盟成功驗證「偷好球」是一件真實存在的事情,是捕手的特殊能力,只可惜這個能力好像要變成「曾經存在」了。更別提在未來還要引進電子好球帶,偷好球的技術能成立,需要「好球帶的邊緣是模糊的」和「好壞球判決有心證空間存在」這兩大前提要先成立,捕手的肢體語言會影響到主審心證,不過並不會影響機器,所以……也許我們可以說臺灣沒有引進類似PITCHf/x的系統,或是把數據藏起來不給看,也許是為了保護某些傳統棒球技巧不至於失傳……好啦,開玩笑的。總之,到2020年,
包你發娛樂城
偷好球是一種能力而且確實存在已經成為定論,而且該怎麼「偷」大致上也有了結論,雖然還有人在吵「偷好球算不算作弊」,不過假如在可見的未來這門技術會走向終結,我們似乎應該是抱著比較開放的心胸來欣賞捕手怎麼調整好球帶的邊界吧? 延伸閱讀:2008年的研究:Framing the debate2011年的研究:Spinning Yarn2014年的研究:Framing and Blocking Pitches : A Regressed , Probabilistic Model2016年談到偷好球逐漸消失的文章: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for pitch framing 想參與更多棒球討論?歡迎到大將軍豪洨專區-什麼都聊廢文區!,